昨天写了木心,有一点在上文没有提到。
我之所以说想活成木心的样子,除了敬仰他的才华和超然于世的处事态度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我曾经特别害怕衰老,怕变丑,看起来不再干净利落。
但是昨天写文章的时候,看到木心的照片,觉得前所未有的暖。
如果我老的时候还能像木心一样,眼睛囧囧有神,还能面带微笑的拍照留念,那我也没什么好怕的了。
今天来市里听课。本来没有报名,也根本没有打算过来。
会长打电话让我来帮忙负责设备这一块。
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想起了萧亚轩的歌:“到人群里去流浪,也不一个人在家”
也是久未与人交流了,就应允了下来。
当然,之所以接下这个活儿,而不是单纯去报名听课,并非真的是因为想到人群里去。
是因为有两个吸引我的地方:一是可以直接接触到讲师的资料,顺带拷贝下来。二是可以体验俯瞰众山小的感觉。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会场的每一个流程,文档的每一页内容,我都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
在这一刻似乎自己是个先知者。
又觉得这一切与我无关,我既非讲师又非听众,只是一个静静的旁观者。
这样的感觉也出现在我去大多数城市的时候。北上广深,成渝,苏杭,辽沈等等。
每次到一个地方,在陌生中总是藏着些许的超脱。
大多数时候,静静的看生活在那里人的悲喜,看他们匆匆的生活,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在大连,遇到向我兜售文具的女孩;
在香港,遇到向我路的小学生;
在马耳他,遇到请我帮忙照看衣服的同胞;
在厦门,夜里12点看同学在吧台紧张的工作;
这一切,似乎都与我有关,但每个人又与我无关。我只是个旁观者,不打扰,不影响。
愿一生能像屈原所写:苏世而立,横而不流。
(题目来自曹植《蝉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