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个勘误,在9月2日发表的文章《再谈健康》一文中,我将糖类划分到了完全不能吃的食物里面,这个观点并不准确(目前只是说不准确,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误,我将继续钻研)。
虽然文章引用的是德怀特·伦德尔博士的观点。但是我对真相的探索向来都是不遗余力的,我会多方求证,研究各方的观点。
这样的碎碎念,不知道是否会有人觉得我就像那些天天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养生科普文的大爷大妈们。
实际上,我也尽量在避免这样的问题。所以参考的资料,有几个要求:
1、必须找到原始资料出处。
2、必须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3、子虚乌有名头的名人、大师、专家的观点一律不予考虑。
下面,开始写我今天的内容。
记得去年在上海的时候,我听过叶武滨老师讲的时间管理课程。
叶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我觉得非常受用: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因为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失,对于每一个人都一样。时间的管理的核心是精力的管理,管好了精力,就相当于管好了时间。
而精力管理有两个重要两个方面:
1、专注力。专注于一件事情上,做好一件事,而不是同时开始很多件事,或者让脑子里有很多待做的事情。
2、食物对人体的影响。
叶老师说,早上要吃粗粮,不要吃精粮。精粮会造成血糖的暴增暴跌。而粗粮在被消化吸收的过程中,糖分会缓慢释放到血液中,避免血糖骤升骤降。可以避免饿的快,精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
这里有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糖分”。
在德怀特·伦德尔博士的观点里,谷物里的碳水化物和糖分是人体健康的公敌。
但是今天的新观点,我认识到了糖的重要性。
1981年,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的Janet E. Lapp博士在一篇题为《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的论文里写道:补充了300克的碳水化合物的高中生的单词记忆好于没有吃碳水化合物的高中生。后来有许多研究也证实了训练后投喂或注射葡萄糖对动物记忆力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新知识或者技能的过程中,大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让神经元之间产生过去没有的通讯。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的通讯工具,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就直接依赖葡萄糖。
简单来说就是,要想学习好,糖分少不了。
那么是不是多补充糖分就可以一直有旺盛的精力了?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进餐时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偏少,当血糖进入高峰时胰岛素尚未对应的进入高峰阶段。当血糖峰值开始降低时胰岛素进入高峰期,而由于此时体内的血糖已经基本消耗,胰岛素的持续亢进就发生反应性低血糖。
造成的直接后果就头晕、心慌。
但是叶老师说的吃粗粮缓慢释放糖分也不可取。
进食粗粮,其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将导致胃肠蠕动减缓,使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变弱。
另外粗粮食用过多,会明显延缓胃排空,导致食物积存。当胃里有食物积存的时候,这些食物就会裹着胃里的胃酸,反到食管里,造成反酸,对食管黏膜产生损害。
那么到底该怎么科学的进行营养补充呢?总结一下就是:
1、大量脑力劳动或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必须要补充糖分。
2、不要一次性补充过多糖分。可以饮用糖分含量适中的饮料,如巧克力牛奶等。
3、尽量少吃粗粮。无论个别“砖家”把粗粮说的多么天花乱坠。
(注:珍妮特·拉普博士个人网站是:https://janetlapp.com。她是心理学家、注册护士、临床医生、飞行员,还是美国国家铁人三项冠军。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这篇论文的doi号是:10.1177/002221948101400114,可以在学术网站搜索到。
文章写完了,脑子真累,不过不敢补充糖分,怕变胖。睡觉。)
文章评论